黄油之手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三十四章 许谦献计、段随荐士,雍凉风云,黄油之手,23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平阳郡位于黄河东岸,南面是河东郡,北面是西河郡(曹魏时割太原郡所设)、太原郡,东面是上党郡,隔黄河则是上郡。

前赵刘渊在离石起兵反晋,先都于离石北部的左国城,之后向南迁都于平阳。离石在东汉时为西河郡治所,三国曹魏时羌人、匈奴南迁西河,占据西河郡西北部,于是郡治向东南迁到了兹氏,西晋时改称隰城(今汾阳)。

当初姚襄进兵关中,就是从平阳郡的北屈县西渡黄河,然后南下进据杏城、鄜城。杏城有桥山,也就是史记所载的轩辕黄帝陵寝,汉武帝在元封元年,曾亲率十八万大军前往祭祀。

杏城南面,前秦设有宜君护军,往北,依次是洛川护军、鄜城护军、定阳护军,沿途也是北上九原的秦直道。

而奢延水自横岭流向西南,也叫无定河,在上郡东北部汇入黄河,对岸就是平阳北屈的西北部。

上郡北部,秦直道西侧,有圁水(芦河)从无定河南岸汇入,北岸向西上游百十余里,就是西汉时所筑奢延城,后来赫连勃勃在其旧址筑统万城,奢延在东汉时就已废县,段熲曾在其西北的奢延泽袭破内迁的东羌。

早在春秋时,就有白狄在雍州北部活动,后来东迁,其中的鲜虞氏建立了中山国。内徙进入上郡、塞内的西羌部落,也因分布在白狄故地这一缘故,以及从地理上偏东作为划分,被称作东羌、白羌。

前秦肤施以北,本就驻牧有一些内迁的鲜卑部落,前燕灭亡后,一部分徙入关中的燕地鲜卑也被安置于此,而关中秦地向来将鲜卑人蔑称为白虏。

前秦灭代国时,从关中出发的西路军,北上时沿途震慑、征发各部落,其中就有奢延羌胡宿勤部小酋帅宿勤崇,肤施燕地鲜卑首领高盖。

高盖本是辽东郡人,他的祖父高诩在慕容廆时为郎中令,慕容皝继位后,高诩出为玄菟太守,后以军功封汝阴侯,拜左长史,从征宇文逸豆归时,中流矢而殁。

郎中令也称光禄勋,起初掌宫殿门户宿卫,侍从皇帝左右,秦始皇时赵高就兼任此职。因其为九卿之一,位高权重,汉武帝以来逐渐削弱,品秩从中二千石先后降至一千石、六百石,官署也从禁中搬出宫外,所掌宿卫兵权,三都尉从中分出,三中郎罢去宿卫职责,改由中领军掌握。但到魏晋时,仍然是上品朝官,非皇帝亲信不得任,还掌握着少府的部分宫廷供御事务。

苻坚继位后不久,以侍中、中书令、京兆尹王猛,御史中丞邓羌彻查害民乱政的公卿贵戚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陪葬傻驸马,竟是绝代军神

万马白袍

少年剑已佩妥,出门便是江湖!

君子不扶墙